踏入社会工作数年之后, 发觉知识的重要性。以往读书的理论, 说起来很容易, 但当面对实务工作时, 箇中的千丝万缕真是非一个又一个的理论可以解释的。与服务使用者的接触越多, 越看到自己的渺少。很多对人的理解, 心理上的想法, 选择面对问题的手法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, 而这个决策总有着背后的意义。有时, 服务使用者都不理解他们背后的想法, 产生很多迷惘和不安。我很想继续读书, 学习更多的知识, 发掘对人的了解, 与他们继续向前走, 共同成长, 达致助人自助之路。(Bell)
在这里认识到不少有心人, 大家有着共同的梦想, 各为了梦想而努力。就读学位, 为了不是升职加薪, 而是为了弥补工作上的不足及自我增值, 为将来梦想的工作而努力。事隔一年, 我在入学面试时曾告知考官, 一直以来的梦想为入职家庭服务中心。一直从事长者服务, 中心所服务之区域为贫穷地区, 个案复杂程度横跨多项服务, 包括涉及虐老等家庭问题。然而, 因资源所限, 多间机构未能受理, 我们负责之个案在其他长者服务机构下顺利解决。此情况下, 更令我燃起再进修之决心, 毅然报读社会工作荣誉学士课程, 藉以增进知识与技巧, 为未来而努力。在明爱读书期间, 认识了不少有心学习的同学, 一起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。现时学院正值发展阶段, 学校的名声仍需我们努力地建立, 但愿学校终有一天, 成为香港第一间天主教大学, 继续培育社工人才, 页献社福界。(Ming)
转眼间在明爱读了已经一年, 感觉又爱又恨。爱的是认识到一班同路人, 互相支持和鼓励, 而令我真正感受大家庭的感觉。恨的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, 很想珍惜与这科的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感觉, 能够再成为学生的感觉, 真奇妙。而为何我会再次选择读这科呢? 我也经常跟自己说:「全职工作和兼读夜校的生活一定很辛苦!」但我却没忘记自己一开始踏上这条路的原因, 希望用自己的经历来帮助, 协助, 分享给更多青少年, 与一众同路人向目标前进。 (进仔)
来到明爱读书, 首先觉得师资很不错, 大部份老师很有心, 如外界般说在外诚聘不少有才干的老师, 而且他们常鼓励学生, 给予学生动力。应届兼读课程的同学们, 让我十分感动, 同学们的思想清晰有理据, 学习态度良好, 做小组项目功课时各尽本份, 每每在晚上, 假日都发奋学业, 即使许多工作十分忙碌, 也尽力出席每一次课堂。学校环境宽阔, 足够让不同科目的学生使用, 亦有公众空间及学生休息室等。(Shirley)
作为一个半工读的学生,要平衡生活、工作、读书真的一点也不容易。工作数年后再次踏入明爱,相遇到很多熟悉亲切的面孔,他们是朋友、同学、亦成了今天的战友。在上课的时候,亦体会到明爱老师的用心教学和准备,每每在学习过程中,让自己重新审视社工价值、社工角色甚至自身的定位,似乎做人的工作,是没法子不持续学习,然而同学们也是来自不同机构、不同工作领域的专业,这让自己明白到社工的知识领域本就很广阔,愈学习就会愈发现自己只不过懂得的少许冰山的一角,不自觉也会谦卑起来。希望各战友们在这三年的学习路上,互相给力,在忙碌的香港生活里仍然可以愉快学习,吃力但有所得着。(伍嘉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