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大社會科學課程師生接受HK01訪問 分享課程特色及學習經驗

06 Jun 2025

聖方濟各大學(方大)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院長黃於唱教授、副院長朱昌熙博士、及三位社會科學(榮譽)學士課程三年級學生,分別為專修社會關懷的孔詩蕾同學、專修心理學的陳振希同學及專修社會工作的Abid Naieela同學近日接受HK01訪問,分享各個專修課程的特色及各自的學習經驗。

孔詩蕾同學於DSE後入讀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的人本服務高級文憑課程,畢業後升讀方大,成為首屆三年級入學的社會關懷專修學生。她指社會關懷專修課程由經驗豐富的導師帶領,課程設計實用,涉獵範圍廣泛,以多元手法去了解整個社會,除一般社會政策及研究方法外,亦會教授如何撰寫計劃書競逐資助,及說服持份者提供營運資源。

陳振希同學高中時因抑鬱症及焦慮症而並缺席DSE,後來循「1+2+2」升學途徑,先入讀1年制明愛社區書院毅進文憑(今應用教育文憑),其後升讀人本服務高級文憑課程,再升讀心理學三年級,比同年學生只多花一年時間即取得大學學歷。他認為「1+2+2」讓學生可以於一個熟悉的環境下升學,有助取得更好成績。

黃於唱教授補充,社會關懷專修課程為有意服務社會,但未必想以社工身份工作的學生而設,課程同樣與社會緊密結合,但涉獵的範圍更廣,工作方式比社工多元,例如社會營銷及數據分析,使用不同手法解決社會問題;而心理學專修課程着重正向心理學,即精神健康,緊貼現今社會發展的需求,有助學生畢業後尋找工作。

巴基斯坦裔的Abid NaieelaDSE後入讀社會工作高級文憑課程,及後升讀學士學位課程。她指明愛為課程提供大量社工實習機會,過往兩年更為社工畢業班同學提供試工機會,幫助畢業生更快熟習職場的要求和運作。她又指方大的少數族裔社工學生比例全港最高,更可獲全額獎學金及生活費津貼,及豁免DSE中文科成績要求。

朱昌熙博士指,方大社工課程的師資強大,有學者、前線人員及資深教授,亦有明確升學階梯,而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畢業生有一定比例會升讀方大。

以下為相關媒體報道:

香港01:方大新設社會關懷學科 學習範疇較社工更廣闊 畢業生起薪逾2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