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方濟各大學早前協助香港檔案學會舉辦「香港國際檔案週2025」,並於活動中展出一批珍貴文獻,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第三任主教徐誠斌(1920-1973)的牛津大學碩士論文,以及早期的香港社會工作刊物,向公眾介紹其歷史意義。
方大於1985年成立時起名為明愛徐誠斌書院,以紀念香港明愛高等教育體系的創辦人徐誠斌主教。徐主教1948 年於牛津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學位,其論文題為Biograph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 Illustrated by Seven Biographies of English Men of Letters,以7 位英國文學家的傳記為研究對象,探討19 世紀傳記文學的特色。徐主教將這份論文贈予與他交情深厚的作家及戲劇家熊式一先生,後由其家族於2024年8月捐贈予方大,同時亦慷慨借出熊式一的戲劇手稿,供方大學術研究及展覽之用。
方大收藏的早期香港社工刊物包括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1979年出版的首份同類刊物《草根》,以及其後出版的《澎湃》及《社區前線》等。這些刊物是當時社工交流經驗的主要平台,內容涵蓋理論探討、服務經驗及西方社會工作介紹,保存了1970 至90 年代初香港社區發展及基層生活的珍貴歷史,為有意探討社會發展與變遷的研究員提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。
以下為相關媒體報道:
明報:聖方濟各大學檔案裏的香港